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河源唐dm旅游攻略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源唐dm旅游攻略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佗城古镇的景点介绍?
百岁街
百岁街是古城目前最繁华的街区,又名百岁坊、百姓街,原名儒学前街。这里有“两多”:一是百岁老人多,二是姓氏多。在不足500米的街道上有13个姓氏,鼎盛时期集中了10余间宗教族祠堂。据史籍记载,清末民初,佗城宗祠建筑达到顶峰,有历史记载的宗祠有89间,每间一姓,现存有黄氏大宗祠、刘氏、曾氏、蔡氏、张氏、叶氏、吴氏宗祠等。
司马第
司马第位于佗城的厚唐街,是佗城保存较完好的古建筑之一,见证了佗城的辉煌历史。
正相塔
正相塔亦称***塔,始建于唐***三年(715年),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,是广东省重点保护单位。宋代名相吴潜曾贬居塔下古寺,百姓为纪念他,而称为“正相塔”。塔为六角形楼阁式砖塔,塔径8.2米,每边长4.5米,塔高32.5米。
佗城古镇景点介绍如下
佗城是“世界客家古邑、岭南文化名城”,是秦朝岭南四大古邑唯一一个保存最完整的古城,是岭南历史上建制最早的一个县,属“岭南第一古镇”,至今已有2225年历史,素有“秦朝古镇,汉唐名城”的美称,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。
佗城,原称龙川城,是在公元前214年,秦始皇平定南越后,设县治所所在地,为纪念首任县令后为“南越王”的赵佗,故称为佗城。
佗城虽经历千年沧桑,但至今仍保存有秦朝时期的越王井、赵佗故居;唐代的正相塔;宋代的越王庙、古城墙、循州治所;明代的城隍庙;清代的学宫、考棚等100多处文物古迹。
仅有四万人口的佗城镇,就有179个姓,其中二千多人的佗城村就有140个姓,是全国罕见的。佗城又是全国学宫与考棚共存的四个地方(广东龙川、河北定州、安徽绩溪、云南建水)之一。佗城有历史记载的姓氏古祠堂89间,现仍存48间,誉为“中华姓氏古祠堂博物馆”。 佗城景区是“岭南客家之源,中华姓氏之最,赵佗兴王之地,科举文化之窗”。
佗城景区位于龙川县佗城镇,是龙川县A级旅游景区。
古城初为土筑,方形,城东至老城街,城南至县前街,城西至城东,城北至北角塘,城垣周长约800米。据原《龙川县专》载:“宋熙宁年间(1068——1077)龙川迁至老龙(按老隆)”。
佗城景区佗城景区位于龙川县佗城镇,是龙川县A级旅游景区。
龙川是千年古县,公元前214年,秦平定百越后,设县治于龙川佗城,首任县令赵佗,后为“南越王”。历经2230多年历史沧桑,佗城至今保留有100多处文物古迹,
吐谷浑是土族建的国家吗?
吐谷浑,是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,原为人名,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之庶长子,慕容涉归分户700使别部以牧。
4世纪初,慕容涉归死,其嫡子慕容廆继为单于,与慕容吐谷浑不和,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, 止于枹罕,以此为据点,后经过其后代的发展逐渐强大。
吐蕃兴起以后,向甘青地区扩张。唐龙朔三年,东部吐谷浑被吐蕃所灭,诺曷钵奔凉州,后率数千帐内附唐。唐徙其部众于灵州,置安乐州。
吐蕃占据灵州后,吐谷浑移居河东,被称作退浑、吐浑。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。天福初,燕云地区割属契丹,吐谷浑人附契丹,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。
但吐蕃灭吐谷浑后,仍有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。9世纪中叶吐蕃崩溃后,吐谷浑居住在 湟水和大通河流域,依险屯聚自保。12世纪后,河东的吐谷浑人返回甘青故地,与湟水流域之吐谷浑人聚会。
而现在土族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、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,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、民和县、大通县、乐都县、同仁县等地;还有一部分居住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。吐谷浑后裔的居住地与现在土族的居住地相同,所以依我个人看来这可以成为一个土族为吐谷浑后代的一个证据。
互助县土族地区的合尔郡、合尔屯、合尔吉、贺尔川等地,传说是因为居住着霍尔人而得名。据研究,土族传说中的霍尔人很可能就是吐谷浑人。这与民和县境内的土族人自称“土昆”(音吐浑)相合。这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个证据所在。
因此在我个人看来,土族应为吐谷浑的后代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源唐dm旅游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河源唐dm旅游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