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春秋战国旅游城市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春秋战国旅游城市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春秋战国时期陈国的都城是什么?
陈国始建都于株野(今河南柘城胡襄镇),妫满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,成为胡氏与陈氏的得姓始祖。后迁都于宛丘(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),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,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西北部一部分。
陈国,公元前1122年到公元前478年,出土金文资料作敶,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周朝诸侯国,国君妫姓,是虞舜后裔。
陈国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太皞伏羲氏的都城,称之为"太皞之虚"。陈境地处黄河以南,颍水中游,淮水之北,是为淮阳之地。在地理上,与蔡接近,北方的邻居还有夏的后裔杞和商的后裔宋,西南有楚,东则有徐。
东周初期,西北方又有从西方迁来的郑。由于地处中原,属于重要的交通要道,陈人受商族人影响擅长经商。
建都宛丘 。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
陈国
陈,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,国君本妫(汉语拼音 guī 读如“归”)姓,妫姓出自姬姓,黄帝后代。
帝舜是帝颛顼的后代,娶帝尧二女娥皇、女英,女英生子商均。商均后代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,公元前1045年受封于陈,建都宛丘(今河南淮阳附近),让他奉守舜帝的宗祀,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。根据胙土命氏的规定,称陈氏,遂为陈满,生于殷纣王九年十月十五日(公元前1067年),在位60年,薨于公元前986年正月十五日,谥胡公,王莽称帝时追封为陈胡王。 建都宛丘(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),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,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。 春秋早期,陈桓公有宠于王,郑庄公小霸中原,不敬王室,陈国还参加宋、蔡、卫等国的伐郑,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。陈桓公死后,陈国内乱,陈宣公时才趋于平稳。这时期,齐国称霸,陈国多次参加齐桓公主持的诸侯会盟。陈与齐、鲁强国关系和谐。齐桓公之后,楚国加快北上争霸的步伐。前637年楚伐陈国,陈被迫依从强楚。后曾跟随楚国围宋、攻晋。城濮之战后,晋国兴盛,楚国受挫,陈国又依附于晋。陈国夹在晋、楚之间艰难的生存,时常遭受侵犯。陈国历经三次内乱和亡国之祸,国势日趋衰败。前599年,因为陈灵公与同宗公孙夏御叔之妻夏姬通奸,且侮辱夏姬之子夏征舒,夏征舒发动叛乱,杀掉陈灵公,自立为陈侯,楚庄王遂出征陈国,杀夏征舒,立公子午为陈君。前534年,陈国因争立而内乱,楚灵王使公子弃疾灭陈为县。前529年,楚平王夺得王位后,为笼络人心,再次使陈复国。前478年,依附于吴的陈国,在楚国公孙朝率领的楚师攻伐下,前478年终于亡国,共568年。 [注:陈宣公---公子少西(字子夏)---公孙御叔---夏征舒(字子南,又称夏南)
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很有名的邯郸后来没发展成大城市?现在基本看不到消息了?
这属于一个比较综合性的问题,简单回答一下。邯郸在战国时期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,但随着秦灭六国,它作为都城的可能逐渐没了,后来的中国大多是相对统一的大国,没了像战国时的那样的环境。还有邯郸没法当做一个大城市去发展,他不具备洛阳,西安等作为大城市或首都的易守难攻的前提。邯郸的问题,还可以参照临淄。
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城邑的建筑格局?
春秋时期,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,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,贵族的私田大量出现,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益崩解,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,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,建筑技术也有了巨***展,特别是铁质工具—斧、锯、锥、凿的应用,促使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为提高。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使用,并有在瓦上涂上朱色的做法。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。尤其突出的是在地下所筑墓室中,用长约1米,宽约三四十厘米的大块空心砖作墓壁和墓底,墓顶仍用木料做盖。
1、春秋时期,建筑上的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(或称台榭)的出现。宫室多属台榭式建筑,以阶梯形夯土台为核心,倚台逐层建木构房屋,藉助土台,以聚合在一起的单层房屋,形成类似多层大型建筑的外观。
2、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。【例证:从山西侯马晋故都、河南洛阳东周故城、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中,还出土了36厘米X14厘米X6厘米的砖以及质地坚硬、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(两者均为青灰色砖)】
3、春秋时期,各诸侯国出于政治、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,建造了大量高台官室;【例证:(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10多米的土台若干座,上面建殿堂屋宇)。如侯马晋故都新田遗址中的夯土台,面积75米X75米,高7米多,高台上的木架建筑已不存在。】
4、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华丽,建筑装饰和色彩更为发展,如《论语》描述的“山节藻棁”(斗上画山,梁上短柱画藻文),《左传》记载鲁庄公“丹楹”(红柱)“刻桷”(刻椽),就是例证 。
相传著名木匠公输班(鲁班),就是春秋时期涌现的匠师。
战国时期,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革,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。手工业商业进一步发展,城市繁荣,规模日益扩大,出现了一个城市建筑的***。
战国时出现了更多的城邑、宫室。战国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二城,大城又称郭,是居民区,其内为封闭的闾里和集中的市;小城是宫城,建有大量的台榭。此时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,晚期开始出现陶制的栏杆和排水管等。
根据考古发掘得知,战国时齐故都临淄城南北长约5公里,东西宽约4公里,大城内散布着冶铁、铸铁、制骨等作坊以及纵横的街道。大城西南角有小城,其中夯土台高达14米,周围也有作坊多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春秋战国旅游城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春秋战国旅游城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